法官要通过判决理由的阐释,让当事人和民众理解法律事实的建构理路、审判规范形成的法律逻辑、个别正义实现的思维模式,进而让民众通过司法逻辑、司法经验形成法律感觉、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
采取预防措施,让本来无法控制的事情变得可以控制。风险社会的最大特性就在于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境中,《风险社会》一开始就提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震惊世界,更是在欧洲人心中留下了极大的恐惧。(p.220) 学习意味着开放。工业社会中,国家及其法律仅限于防止并消除危险。[11]前现代化对应着前工业社会或传统社会,古典的现代化对应着工业社会,而反思性现代化则对应着风险社会。[①]如果要给出第三个关键词,我的选择是自省或学习。
(p.71)或许正是有鉴于此,各国在风险规制的改革中广泛采用了促进产业发展与确保安全相分离的管理模式。于是就将钱存入一个共同的银行,如果发生了沉船事件,就可从银行中获取赔偿。(p.76)在风险的界定中,也就是确定什么是可接受的水平,科学对理性的垄断被打破了。
《风险社会》的读者常常关注的是前两个关键词。亦可译作近代性,一如《风险社会》的日译本那般(〔德〕ウルリヒ·ベック:《危険社会——新しい近代への道》,東廉、伊藤美登里译,法政大学出版局1998年版)。参见黄钲堤:《卢曼的风险社会学与政策制定》,载于《政治科学论丛》第28期(2006年6月),第141-142页。因此,需要持续性的学习,理解自身的非知,并不断地获取新知。
无论是科学还是政治,都要朝着普遍化的方向发展,让科学成为共享的资源,让政治成为社会共同参与协商的场域。这就是说,商业对其导致的东西并不负责,而政治在为一些超出其控制的东西负责。
但贝克的reflexive也有自省(reflection)的含义。风险的扩张破坏了内部处理错误的机会,而迫使我们在科学、科学实践和公共领域的关系间进行新的劳动分工。在这个过程中,决策的可修正性使消除以后发现的副作用成为可能。另可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风险社会的肇始》,周红云编译,载于薛晓源、周战超主编:《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在风险链条一个又一个的关节点上,或许有各式各样的可能性。(p.216) 学习意味着批判。但在风险社会中,非线形性、诸多要素复杂而多样的相互关系、预测的不可能性、作用的不可逆性等成为现代世界的特征。其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组建成绿党的全国性组织,并于1983年进入国会。
只要科学本质上还可以在科学内部成功地处理错误、过失和对其实践结果的批判,就未必意味着丧失了任何科学理性要求的可靠性。贝克认为,未来政治安排的灰色地带正在形成之中,它最终将通过三个变量勾勒出来:返回工业社会或再工业化。
旨在稳定政策的东西很快会变成普遍的破坏稳定的因素。科学和政治在这里应当如何因应,走出风险社会的阴影而实现自身的救赎,贝克对此也有自己的思考。
界定风险的社会关系(Relation of definitions)的概念是风险社会中生产关系(卡尔·马克思)的平行概念。这里仍然需要专家从各自的专业经验出发作出科学的评估,为可替代性的社会未来提供转换装置。在德国,已经出现了一整套风险规制的法律机制:[20]第一,弹性化与暂时性处理,例如制定临时性规范、附变更保留的规范、赋予观察义务。[⑤]贝克认为,如果要对风险概念作历史分类,则应区分风险概念和危险概念。但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则不同,他将安全(security)与危险(danger)、信任(trust)与风险(risk)相对,来探讨现代性的特征。因此,风险的生产和对它们的误解在科技理性的经济独眼畸形中有其起源。
进入专题: 风险社会 学习过程 。批判的参照点和前提以风险和威胁的形式产生出来。
科技和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便处于这种亚政治的状态。 王贵松,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阶级社会(也可以谓之工业社会——引者注)的推动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饿。〔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首先,要有方法论上的觉醒。[14] (二)风险社会形成的两大要因 那么,工业社会为什么会生产出自身掘墓人的风险,而为风险社会所替代呢?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第一,科学理性的过度张扬。[⑨]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贝克开始反思科学与政治,构筑了自己的社会学理论及其基本思想。(p.193)不同的专家可能会就某种风险有不同的认识,可能注意到了被忽视的其他风险。
其具体表现就是这本《风险社会》。为了其民主正当性,还必须建立一个合法的制度框架。
风险是一个摩登的词。(一)相对于工业社会的风险社会 贝克在《风险社会》中将现代化(Modernization)[⑩]分为古典的现代化和反思性的现代化(p.4)。
采取预防措施,让本来无法控制的事情变得可以控制。风险社会的最大特性就在于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境中,《风险社会》一开始就提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于1986年4月26日发生,震惊世界,更是在欧洲人心中留下了极大的恐惧。(p.220) 学习意味着开放。工业社会中,国家及其法律仅限于防止并消除危险。[11]前现代化对应着前工业社会或传统社会,古典的现代化对应着工业社会,而反思性现代化则对应着风险社会。
[①]如果要给出第三个关键词,我的选择是自省或学习。(p.71)或许正是有鉴于此,各国在风险规制的改革中广泛采用了促进产业发展与确保安全相分离的管理模式。
于是就将钱存入一个共同的银行,如果发生了沉船事件,就可从银行中获取赔偿。风险一直被当作现代化的副作用加以合法化,可接受的水平(诸如污染、毒害的可接受程度等)成了我也不知道最主要的代名词。
实验法虽然用规范予以确定,但面向未来开放着修正的可能性。(p.215)既然科学与价值判断已关联在一起,而价值判断又需要建立在普遍的共识之上,那么,专家就应当将科学知识普遍化,让决策获取普通人的理解,让普通人的抗议更具有理性的价值。
本文由筚路褴褛网发布,不代表筚路褴褛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v8c2w.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yxpjm/1495.html